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滚动 > > 列表
今头条!研判与反思当代体育思潮的时代意义——《当代中国体育思潮研究》评介
2023-02-03 18:53:10   来源:红网


(资料图片)

文/覃立(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吸收先进思潮,批判落后思潮实现的。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突破与进展同样离不开体育思潮研究的推动。马卫平教授的《当代中国体育思潮研究》一书是在系统研究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国内首个对体育思潮进行系统阐述的成果。该书至少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体育思潮;(2)体育思潮有怎样的特征与功能;(3)体育思潮是从哪个层面体现出来的;(4)体育思潮的传播有哪几种基本方式。该书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可从对(社会)思潮的认识谈起。

何谓社会思潮?国内外学术界对此研究众说纷纭,还未形成人们公认的定义,但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曾做了一个精辟解释。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今之恒言,日‘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此段话表明:

其一,并非所有时代都能形成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只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即文化昂进之时代。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近代中国社会道路的探索与选择等。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党的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此时进行思潮问题研究正当其时。只需简单搜索便可知,近年来,各大文献库中有关社会思潮、文学思潮、人文思潮、哲学思潮、教育思潮、科学思潮的论文和专著汗牛充栋、卷帙浩繁。然而,像《当代中国体育思潮研究》这样专门而系统总结和讨论体育思潮的文本却屈指可数。这种学科之间的反差不得不说是体育学术界的一种缺憾。为弥补此缺憾,该书作者以文献计量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为依据,从第四章到第八章提出了存在于当代中国体育中的五种主流思潮:凸显主体的人文体育思潮、一以贯之的健康体育思潮、奥运争光的竞技体育思潮、导入市场的体育产业思潮和析取西方的体育改革思潮。

其二,并非所有群体意识都能成为思潮。社会思潮在英文中一般表述为“social thoughts”或“social trend”,意在表明其带有某种趋向性。群体意识可以是科学、进步、积极的,也可能是错误、落后、消极的。各种群体意识只有在互相碰撞、交锋之后,才会形成具有稳定性和趋向性的社会思潮。例如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围绕着中国选手刘长春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失败,在中国体育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土洋体育”之争;再例如就当前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而言,我们是要照搬西方的“社会管理”模式,还是延续超常规的“举国体制”,抑或是将“举国体制”进行时代升级,建立新型的举国体制?这是近年来在体育学术界探讨的较为激烈的议题之一。而这样的议题之所以会产生,其实是超越体育之外的各种正误社会思潮迸发、交锋引发的。以上两个体育案例虽然时间间隔近百年,但社会背景可谓相似,都事关中国体育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的基本问题。这就涉及中国体育思潮产生的条件和背景,该书作者在第二章和第九章对此进行了首尾呼应的深入阐释。

也正因群体意识的多元与纷杂,就只有站在社会思潮的高度来审视当代中国体育,才能让我们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来认识和评判形形色色的体育学说、思想、观点和理论;才能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研判和引领体育事业的发展,坚持破立并举的辩证思维,旗帜鲜明地阐释中国式发展道路和中国方案。这亦是该书作者在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对中国体育思潮进行求本与舍本、分离与融合、单一与多元、理想与现实等思辨的内容。

当代中国体育思潮作为指导当代中国体育实践的观念形态,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体育的面貌,其变迁如镜子般映照着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研读《当代中国体育思潮研究》一书,对体育工作者而言,既有助于从理论上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体育思潮发展演变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态势,辨析其精髓及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也有助于在实践上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进而指导和影响体育实践。

标签: 社会思潮 中国体育 群体意识

上一篇: 每日快报!房改房面积计算外墙吗谁能说说呢
下一篇: 最后一页